2025年8月2日,篮网和中国22岁前锋曾凡博签订一份Exhibit 10的训练营合约,预定进入训练营后力争双向合同和正规轮换名单位置,这也是他继2022年和步行者签下Exhibit 10合约后的又一次NBA挑战。
回顾曾凡博的生涯轨迹,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的篮球世家,自幼加入北京首钢青训体系,11岁赴美就读于佛罗里达温德米尔预科学校,一度被ESPN评为四星高中生,曾口头承诺入读贡扎加,最终因人事变动而选择加入发展联盟。
发展联盟期间,场均数据约为2.9分,三分命中率接近40%,整体表现其实并不突出。回国后效力北京首钢,2024-25赛季场均贡献14.7分4.7篮板1.5盖帽,投篮命中率53%,三分命中率41%。对于这一次加盟篮网而言,很可能是中国篮坛在国际化路线上的重要一环,也翻开了曾凡博个人第二次NBA冲刺的新开始。
首先,什么是Exhibit 10合约呢?
这是一份无保障的训练营邀请合约,核心为球队提供低成本筛选出潜力球员的机会,一旦球员被裁,球队仍可分配球员到发展联盟队伍,并支付最高约8.5万的奖金,前提是球员同意前往发展联盟效力。
篮网当前的轮换名单上已经达到21人上限,其中仅约一半为完全保障合同,尚有一个双向合同名额,而曾凡博的加入,意味着他将和其他球员竞争这个最后机会。
对于篮网而言,即便最终无缘留下曾凡博,依旧可以保留他的发展联盟权利,留待后续观察潜力发展。而对于曾凡博,再次获得NBA机会,即使最终无缘成功进入正规轮换,也能够留在发展联盟累积实战经验。
当然,最好的结果是打出亮眼成绩,有机会转为双向或者保障合约。
从技术特质和定位潜力来看,曾凡博属于典型的3D型空间前锋,擅长接球型外线和无球跑动,目标定位为拉扯空间和防守轮转的衔接点。与此同时,具备良好内线防守和盖帽能力,快攻终结和阵地杀伤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。
208的身高,约96KG的体重,兼具侧翼和后卫之间的位置弹性,从这一部分来看,基本可以讨论一下他在篮网的潜在角色:
首先是三号位上,处于小前锋和空间侧翼的角色,负责拉开进攻空间站位和接球投射,同时参与防守轮转;其次是空间型四号角色,篮网目前前场轮换深度上稍稍弱势,如果曾凡博能增强对抗和内线包夹,他完全有机会以混合型前锋角色出场,提供更多空间机会。
最后就是最坏预想:板凳替补和双向球员
假如他最初没有能够进入常规阵容,也能够留在发展联盟作为候补轮换选项,继续等待机会。
当然,这条路上的挑战依旧相当大,NBA小前锋和大前锋普遍体格更强,而小曾如今体重约在100公斤左右,能否面对第一线体格强壮的内外线球员,这一部分还是一个问号。如果无法迅速提升力量和对抗,后续的出场时间自然难以保证。
此外,防守站位和进攻转换能力也需要提升,NBA对于横移速度和防守节奏要求更高。对于这一部分,他也需要提升攻防转换速度,如此才能胜任对位锋线的灵活任务。
再结合CBA时期的比赛内容来看,曾凡博在进攻端时常出现一些被动局面,缺乏直接持球突破能力。而如果无法提升自主创造进攻的部分,他的角色很可能局限于纯射手位置,甚至影响他的市场价值和出场空间 。
最后是伤病风险管理部分,2025年四月,小曾曾在CBA季后赛摔伤腰部,诊断后确诊为腰椎骨折,恢复期约为2-3月。篮协也因此允许他退出亚洲杯以保障健康;虽然康复完毕,但未来在竞技负荷上依旧需要严格管控。
再结合球队战略来看,2025年NBA选秀夜,篮网用掉了五个首轮,其中三位为非美国籍球员,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叶戈尔-杰明、法国的诺兰-特拉奥雷、以色列的本-萨拉夫,明显展现出球队针对阵容年轻换血和国际化策略。此时阶段选择签下中国球员曾凡博,响应球队的国际化趋势,进而巩固亚洲市场的影响力。
篮网老板蔡崇信出资成立了蔡崇信篮球奖学金,支持中国青少年球员赴美训练,过往也签约过崔永熙等国内球员,而曾凡博的加盟也算是延续亚洲战略计划的重要一步。篮网预计会在10月初到澳门参加NBA中国赛,分别在10月10日和12日迎战太阳,这也会是曾凡博以NBA球员身份在亚洲舞台上亮相的机会。
目前篮网已有21人名单满额,仅剩一名双向空位。面对这个许多球员都在竞争的位置,不难预料他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:
假设一:成功转为双向正规合约,在NBA和发展联盟间轮换出场,如果表现亮眼完全有机会登陆篮网常规阵容。
假设二:留在发展联盟继续深造,如果最终无缘双向合约,他依旧能够留在篮网发展联盟磨练成长,未来如果表现稳定,依旧有机会吸引其他NBA球队的关注。
假设三:返回CBA联赛。如果选择重返CBA,这段经历也将是他未来稳固国内联赛主力地位的宝贵经验。
当然,以最好的视角来看,如果曾凡博能成功进入常规轮替,他的角色很可能不只是战术角色之内,也有机会成为NBA和中国市场之间的关键桥梁。篮网也有机会在市场影响和商业合作等方面获得商业成长。
总结这次曾凡博以Exhibit 10合约加盟篮网的选择,虽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,但对于其自身和中国篮坛而言,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步。
这是一场战术调整、体能升级、球员心理和角色定位转型的全面挑战,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他的尝试也可以视为中国男篮下一代球员向NBA冲击的真实写照,也是从体制层面透露出来的良好信号。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2021040152号-1